首页>非遗保护
蟳埔女习俗
时间:2019-09-26 17:59:00


蟳埔女习俗主要分布在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海街道蟳埔、金崎、后埔、东梅等社区。据清代嘉庆年间《西山杂志》载:“前埔者,蟳埔也,三十七都渡头埔之蟳尾焉。晋唐之际海滩也,宋时渐涸成陆地矣。其地指今三十六都临海埔之蟳埔也,元明之际始有村落。”由此可见,蟳埔村已有千年历史。

蟳埔地处晋江入海口,古刺桐港之畔,以蟳埔为中心的一带妇女,逐渐形成一种既保留了古代传统习俗遗风。这习俗有三大特征。(一)带有显著特色的海洋文化印记。浔埔女头饰俗称“簪花围”,头饰中常用的素馨花、含笑花、粗糠花据说是宋元时期由阿拉伯人蒲寿晟移植而来的,洋溢着异域文化的气息。浔埔蚵壳厝是最具特色的闽南民居。据考证蟳埔蚵壳厝的大蚵壳并非泉州原产,而是宋元时期古刺桐港的远洋商船返航时转载而来的。由此可见,“簪花围”及蚵壳厝都体现出海洋文化特色。(二)保留原汁原味的闽南传统风情习俗。蟳埔保留着许许多多闽南传统习俗,“半夜出嫁”的婚俗别具一格,“妈祖巡香”的祭祀仪式保留较为完整,每年农历三月初九的妈祖生日,全村成了一个盛大的民俗表演舞台。(三)体现渔女海边生产劳作的实用价值。蟳埔女的服饰俗称“大裾衫、阔脚裤”,这些穿着打扮均有其独特的闽南渔女特征,也体现着生产劳作的需要,突显其实用性。同时,蚵壳厝具有抗风防水、冬暖夏凉、墙体坚固特点,极适宜海边多风潮湿气候环境,体现了渔民起居的实用价值。

蟳埔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留下了不少海洋文化痕迹。蟳埔蚵壳厝,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她传达的不仅仅是建筑本身的精湛技艺,更是“海洋文化”的历史见证。蟳埔女的服饰头饰、生产生活习俗及宗教信仰均被较为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而成为民俗研究的活化石。

蟳埔女习俗


志愿者报名 网上培训 我要预约 需求反馈 咨询指导 问卷调查
首页 | 本馆介绍 | 信息发布 | 活动开展 | 非遗保护 | 基层风采 | 队伍建设 | 艺术欣赏 | 创建之窗 | 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