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欣赏>文章
文章 书画 视频 摄影 朗诵 丰泽禁毒讲解员比赛 菊舞花港 魅力丰泽
​鹧鸪巡检司旧址
时间:2021-04-20 10:51:00

作者:洪少霖


在泉州市丰泽区东海街道的沿海大通道,蟳埔社区一带的海岸线,土地与流水组成了优美的弧形,江向着海不断延伸,然而却有那么一个地方,它位处晋江海河分界点,为晋江入海口,它像一根蚂蚁的触角,也像一根羚羊坚硬的角,让人耳目一新,始终在那里坚守,独自向水里突出,那里就是鹧鸪巡检司遗址,媒体称它为:古代边防派出所与水上派出所。


微信图片_20210420113135.png


鹧鸪,闽南语发音为“蔗姑”,是鸟类的一种,体形似鸡,但比鸡小,羽毛大多黑白相杂,尤以背上和胸、腹等部的眼状白斑更为显著。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地带的灌丛、草地、岩石荒坡等无林荒山地区,有时也出现在农地附近的小块丛林和竹林中。在蟳埔社区,它的东北部有着一座鹧鸪山,古时那山的形状如是一只鹧鸪,于是便有那地名。福建三大渔女之蟳埔女,也因此被称为“鹧鸪姨”,皆因地名而得名,如今她们的生活习俗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鹧鸪口铳台,始于明朝天启七年(1627年),由时任泉州知府王猷捐俸建于鹧鸪山上。当时,泉州海防形势严峻,该处海防战略地位从那时起被确定与重视。当年,鹧鸪口铳台设有 9门大炮,各重八千斤。明末时期,鹧鸪口铳台在抵御倭寇的战斗中发挥着“以御由海人江之倭寇,而保郡城之安全”的重要作用。


微信图片_20210420113144.png


资料记载,“车桥之下,浯屿之上,地名鹧鸪口,有海门焉。外从兹入,实合郡东南门户。海洋多暗礁伏石,非潮涨,巨舟不得行。仅龟屿前一线,舴艋可通。宜宿一军为咽喉扼塞。而战守之具无逾火器,若创筑城台,备列铳炮,寇至海门,列炮齐发,一夫之守,雄于百人。”明崇祯二年(1629 年),鹧鸪口铣台各项设施布置不久,海寇突入江口。福建副使蔡继善(原任泉州知府)“乃申令募壮士分伏要害,以邀其归,贼骇遁去”。

鉴于海寇之祸,蔡继善再次捐俸,委命周斌于鹧鸪口斜对面的溜石亦筑建一铳台,周长20余丈,高1.4丈,配备大炮19门,军士300名,从而与鹧鸪口铳台互为犄角。由此可见,鹧鸪口铳台的创建,见证其在明末泉州海防史上重要的战略地位,也为清代鹧鸪巡检司的设置奠定了基础。


微信图片_20210420113147.png


清康熙年间,石狮祥芝的巡检司迁移至鹧鸪口,并命名为“鹧鸪巡检司”。巡检司始于五代,盛于两宋,主要为州县所属捕盗贼之功能。在元代官署中,通常为管辖人烟稀少地方的非常设组织,其功能性以军事为主。它品秩不高,但在地方事务中却占有重要地位。明朝依其例沿用,加而佐以行政权力。清代年间,百姓人口大增,相对的县衙数量并无增多,于是次县级的巡检司在数量与功能上日渐增多,且多有通判等官职设置。而处于沿海的鹧鸪巡检司,更具有“掌捕盗贼、专司河防”之职能。

1954年,在晋江地委党校(今泉州市委党校)校址内发现一枚明代洪武年间巡检司铜印,该印现被收藏于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印呈铜质,方形,带长方形扁纽,纽顶作弧状,通高8.3厘米,宽边朱文九叠篆有:“深沪巡检司印”六字。想来,鹧鸪巡检司也有同类型印章,可惜早已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


微信图片_20210420113151.png


而今的鹧鸪巡检司遗址,位于沿海大通道堤坝之外。通过一条一米多宽、二三十米长的曲折石板桥,即可到达巡检司遗址。桥的其中一段被倾倒了满满的蜗壳,颇具海洋风情。遗址处,临水的地方有一座灯塔,那里水域开阔,海风清澈,浪花在礁石上反复盛开,耸立的灯塔上蓝色的油漆显现陈旧,水面上总有或大或小的船只停泊或在航行,灯塔旁也拴驻了两三小木船。

遗址处,如今没有人来人往,常常静逸无人,清幽之地,风光迷人。那里还有着一座小宫庙,宫门正上方匾额写着“鹧鸪古地”四个大字。旁边有一个被圈住的内湖,其中被村民养殖着海鲜。遗址处现有一座碉堡式建筑,其中有着许多瞭望窗与枪孔,为民国时期产物,是战争年代的遗留。


微信图片_20210420113155.png


据介绍,该处曾挖掘出不少明清时代的瓷、碗、瓶等,大部分已捐献给政府考古部门,小部分留在遗址处,目前可随时供人观赏。遗址处还有着一幢由石头建筑而成的民房,民房四周及屋顶建有城墙式围墙。如今那儿被改造成会所式休闲处,笔者去过数回,皆不见主人,但地面却显得干净。这种公开式所在,是一个观海听潮的好地方。曾经历史的硝烟不见了,曾经人来人往的喧嚣消失了,不见了繁华,消失了铁血,不变的是那海浪与海风,不变的也是那潮起潮落与船来船往,如今在那儿,可以泡茶、饮酒,可以听风、听潮。潮起时,那里的历史有着万千不同浓烈的味道。

 


微信图片_20210420113202.png


(文章来自《丰泽文化丛书》之《丰泽古厝》)


志愿者报名 网上培训 我要预约 需求反馈 咨询指导 问卷调查
首页 | 本馆介绍 | 信息发布 | 活动开展 | 非遗保护 | 基层风采 | 队伍建设 | 艺术欣赏 | 创建之窗 | 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