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欣赏>文章
文章 书画 视频 摄影 朗诵 丰泽禁毒讲解员比赛 菊舞花港 魅力丰泽
富鸿基故居
时间:2021-04-20 11:38:00

作者:富鸿基故居


富鸿基,字磐伯,号云麓,天启六年(1621 年)出生于今丰泽区东海街道东梅社区海厝。富鸿基系顺治十五年(1658 年)进士,民间称其为“富翰林”,历官至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右侍郎,曾参纂过清世祖 、清太宗实录,业绩显著,《泉州府志·清列传·富鸿基传》专门介绍了富鸿基的事迹。作为清初著名的大学士,富鸿基在朝廷曾显赫一时,他与洪承畴、施琅、李光地等泉籍人士同朝为官,那个时期泉籍乡贤在京都人才辈出,星汉灿烂。富鸿基这个清初大学士,更是文采出众,深受皇帝嘉许。富鸿基著作颇丰,著有《瑟园诗草》、《日讲四书》十六卷、《诗文集》四卷。其《瑟园诗草》抄本一册,现被福建省图书馆收藏。


微信图片_20210420114937.png


富鸿基祖孙三代皆为官吏,又是文人学士。其子富中琰,字韬上,号鲜生,官至辽阳县令。据《泉州府志?清文苑?富中琰传》记载,他“自幼力学,凡经史诸子百家,旁山川舆图方物之书,无不淹贯”,著有《枭羹集》、《燕游草》、《杜诗全集注解》、《韵法皆南》等。中琰子允让,官福安教谕。著有《理气谩言》、《事行卑论》等,亦颇有文名。祖孙三代皆文人,真乃诗书世家也!

富鸿基故居俗称“翰林厝”,大厝遗址至今尚存,大厝总占地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为典型的闽南传统风格——“皇宫起”大厝,成回字型,左有一字型护盾,悬山式屋顶,燕尾翅屋脊。厝前有宽阔的石埕,大厅前曾有“进士”匾,现已遗失。屋前石埕均由条石砌成,石条雕琢平整,按照一定的规则铺砌,三块大的隔一块小的,据介绍原来的石埕面积大,现存一小块,石埕两边依稀可见有排水沟,和排水沟外侧的围墙基脚,站在石埕可以望见浩瀚的东海,可以想象,当初这里一定和风吹送,鸟语花香。


微信图片_20210420114944.png


入门处有一级石阶,石阶前面两侧刻有图案,图案对称,较为简单朴素。跨过石门槛即进入古厝,站在下厅堂,可以看见上厅堂,天井,房间,由走廊连接起来,形成回廊型。厝内部建筑豪华典雅,极具闽南地方特色,雕梁画栋,锦屏彩柱,都与主人身份十分匹配。下厅堂宽阔通透,地板铺了红色地砖,年代已久,地砖大多已破损,四根巨型立柱庄严大方,分布在厅堂四角,立柱现在腐烂严重,是否刻有对联已无法辨别。下厅堂前是天井。天井约一丈见方,正方形的井沿由条石砌成,每一条接口处均平整合缝,经过四百多年的时间洗礼,仍然丝严缝合,显示了当年工匠们高超的技艺;井底由青砖铺设,每两块砖之间都留有小缝隙,用于渗水,在靠下厅堂的两边,各有一个排水洞。井底的青砖长着苔藓。

天井的两侧为榉头,左右各有一间下房,两间下房约四、五平方米,较为简陋。一间为下人房,供下人住宿,另一间为厨房。经过天井两边的通廊,就是主厝。主厝由上厅堂、后轩和起居室组成,起居室俗称大房 、后房,即正厝左右的房间,前后各两间共四间。上厅堂是住家最重要的地方,必须宽敞,光亮,一般都朝向天井,是家庭祭祀祖先、神明,接待贵客的地方。泉州闽南民居传统特点“光厅暗房”,“翰林厝”就是按照这一传统建造。厅堂通透明亮,采光极好,厅堂外侧有两根圆形石柱,刻有精美图案,木质的门窗上,镂花雕木,做工精细,画面栩栩如生,虽然油漆大多剥落,残留部分仍可看出原先的真金油漆,整体装饰华丽精巧,富丽堂皇。室内地面用长宽为 60 厘米的红地砖铺砌,左右墙由红砖砌成。厅堂和后轩由巨大锦屏隔开,锦屏两端立了两根直径约 30 厘米的木柱,据介绍,厝内所有的木料均来自闽西北,因运输路途遥远,成本较高,为不可多得的上好木料!锦屏做工精致,配有香案、神龛等等。起居室内仅靠小小的天窗采光,室内昏暗阴沉。

“翰林厝”东西主墙或砌砖或砌石,错落有致,是典型的泉州闽南“出砖入石”风格,外墙屋檐瑞珠排列整齐,檐下的墙顶部分塑有反映闽南风格雕塑艺术和宗教文化民俗的图案,珍禽瑞兽,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如诗如画,引人入胜。

“翰林厝”左过为单边护厝,右与杨探花府相邻,据杨探花后人介绍,原先两厝之间在厝后还有小道相通。护厝与主厝相隔一条五尺宽的通道,护厝少了主厝的宏伟气势,显得平实质朴,虽也是红砖红瓦,却无法与主厝争辉。

笔者特地到相邻的新建楼房顶俯瞰“翰林厝”,只见其屋顶红瓦迭连,瓦垄整齐,气势非凡,不免为其所折服。

富鸿基在郡城西北还建有府邸,现“富埕厝”即是富鸿基在城内的故居遗址。

有关富鸿基的民间传说在泉州地区流传颇多。传说康熙年间,泉籍将军施琅之女许配与富鸿基之子。富 、施在泉州均是豪门望族,一文一武,门当户对。富鸿基科甲出生,诗书传家,未免有些书生酸气;而施琅行伍出生,势焰和勋秩皆高出富鸿基很多。当亲事行礼,施家踵事增华,富家则一味俭约,两不投机,积下嫌隙。旧例,女儿出嫁的第三日,女方亲属父亲及其兄弟都要到男家会亲。施琅预先派人去问富鸿基,要行“官礼”还是“民礼”,富不悦,以为施琅有意以官大压他,便回约以“官礼”。是日,施琅身穿黄马褂、绣花袍,头戴红顶、插双眼翎,率领按品级着公服的一众子弟前来富府“探房”。到了富府,却一派清冷,没一点儿喜气,施琅着实恼怒。良久,富鸿基穿着一套半新不旧的官服出来迎接,施琅一见,急忙双膝落跪,磕头高呼“万岁”。原来富鸿基曾经七日“权君”,代皇帝视朝理政,得赐一“铁鼻”,此物为皇帝标记,见物如见君。富鸿基如此恶作剧,令施琅满腹怒气,很没面子,后就以武力解决,于是就有了泉州“东”“西”佛争斗之事。又如,泉州民间传说富鸿基出身贫寒,其母在生育他时,尚在海滩捉鱼虾拾海贝,因来不及回家生产,就在半路的一处礁石(即现“桂屿”之处)上生下他,此处也就是民间俗称“祖师公石”,与东梅王爷宫遥遥相对,相互守望。


微信图片_20210420115035.jpg



富鸿基一生勤勉,劳累兢业,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卒。卒后,朝廷特赐祭葬。其墓葬在今泉州森林公园——桃花山上(丰泽区东海街道宝山社区橱头村,墓坐北朝南),占地 500平方米。墓塘为三合土墓,今尚在,只是年代已久,风吹日晒,多有残损。该墓葬是我市清代大型墓葬的代表作之一,1983 年被列为泉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章来自《丰泽文化丛书》之《丰泽古厝》) 

 

志愿者报名 网上培训 我要预约 需求反馈 咨询指导 问卷调查
首页 | 本馆介绍 | 信息发布 | 活动开展 | 非遗保护 | 基层风采 | 队伍建设 | 艺术欣赏 | 创建之窗 | 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