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欣赏>文章
文章 书画 视频 摄影 朗诵 丰泽禁毒讲解员比赛 菊舞花港 魅力丰泽
田庵洪氏宗祠与洪范
时间:2021-05-07 11:16:00

作者:郭柯柯


田庵位于泉州丰泽街中段南侧,泰和大酒店西面。作为田庵洪氏宗族重要标志的“福田古地”、“洪氏宗祠”、“洪氏祖厝”坐北朝南,从西到东一字排开。


微信图片_20210507113136.png


相传田庵村世代从事刻印业的洪氏家族一世祖洪荣山,其祖籍与朱熹同为江西婺源。因朱熹早年回婺源祭扫祖墓,两人随之相识友好,洪荣山随朱熹学习金石锈刻手艺。到了南宋绍兴年间,朱熹来泉州任同安主簿时,洪荣山等一批雕版刻工随朱熹到泉州,在泉州市区涂门外田庵一带聚族而居,从事雕版刻字印书行业,不久该工艺又传至邻近的后坂村和淮口村,但以田庵为最盛,几乎家家户户都从事雕版刻字印书这一行业。吴堃在《泉州的木版镌刻与书坊》一书中记载了田庵村洪氏后裔追忆先人事迹的情况:

“田庵这村落,为洪姓聚族而居。据其故老所述,他们的祖先自宋代即从安徽(现婺源属江西)省迁泉,他们全族从事于刻版技术,认为与朱熹来泉讲学有关。我们访问过田庵几位老艺人,据说他们的一世祖洪荣山,从朱熹学习金石镌刻,初以锈刻私章,逐渐发展到木刻乃至书版。随着(泉州)文化事业的发达,操这技艺(谋生)的日渐普遍。到了元朝,该村前此一部分从事经商的也全部弃商就艺,后更传开到邻乡的淮口 、后坂两村。……根据田庵旧俗,每当旧历二月十五日,家家户户必须张办筵席,敬奉其上刻“祖师朱文公”的木牌,挨家挨户轮流祭祀。……”

泉州的雕版印刷行业,宋代有仪顾堂 、土礼居,明代有玩芳堂,清代有温陵书林、玉屏书院、梅石山房、崇经堂等十多家。各家书坊的雕版几乎都由田庵、淮口 、后坂三村承制。最盛时三村从事雕版刻字工艺的技工有300 人。


原田庵村洪氏祠堂中,立有一块《铁笔刻字工艺同人公约》石碑,这方石碑是民国十九年(1930年),由泉州涂门外田庵村、后坂村,淮口村各姓雕版刻字工人共同锈刻,解放前夕洪氏宗祠因遭火灾倒塌,石碑毁坏,从此不复存在。现在保存的是根据吴清潭先生《泉州法石资料汇编》抄录的。全文如下:

“盖闻官有正条,民有私约,自古以来律有明证。忆念我三乡始祖费尽苦衷,学习铁笔工艺,历数百年皆以传子为宗旨。所后有无知之徒,越规设教,经本徒先代在日不能干休,禁止条约其始数世,皆遵旧章,迨年代久远,后世不觉,视为具文。有一二犯其条规者,亦经照前之例处罚。兹再邀三乡董事,共同议决,重立条规:无论何人违法私教,公罚大洋三百元,并每乡梨园戏一台,酒宴一席。如以势力抵抗,三乡公诛。若宜开费,以大股均分:田奄三股,后坂二股,淮口一股,均不得推诿。无论何人破获作证着,将罚金之数抽二成奖赏。倘敢对待破获之人,三乡负担。如该亲知情不报者,亦以相当之处罚,以警隐藏。如私教被众公罚以后,其学徒永远不得再操此业。自垂禁以后,无论寄居同禁该乡亲朋挚友,不准教授,即祖先无操此业者亦不准教授。唯有承继进赘之人不在例。至以下所列诸姓,皆承祖嗣来,以后不得增减。窃念刻宇工艺虽各界人士皆有雷要,然利路甚短.支用不敷.设无禁戒森严,恐怕将来各乡人等繁盛,抉隘生涯也,是为重禁垂后不忘矣。田庵乡洪、吴、施、柯、许、林,后坂乡施、刘、陈,淮口乡林,民国庚午十九年荔月日刊。”

原来到了清代后期,泉州各家书坊相继倒闭,给田庵、淮口、后坂三村雕版刻字事业造成很大的冲击。辛亥革命后,新式印刷业兴起,木版书坊生意更趋萧条,本来利路很短的三村人面临生计危机,在这种朝不保夕的情况下,还有外人钻营,争夺杯羹。田庵 、淮口、后坂三村深感事态严重,特于民国十九年共同立约勒碑,除重申旧例刻字工艺由父传子和招赘女婿可继承外,严格禁止三村之人将刻字工艺传给外人,并订立严厉的处罚规定。

据洪氏族人介绍,洪氏宗祠和洪氏祖厝旧址都在泉州市区田安路上,为洪氏先人洪范创建,曾是洪范活动的重要场所。

清代正一品将军洪范,字寿箕,号仁截,行七,田庵洪氏宗族六世祖。官居正一品。据《台湾通史》和《晋江县志》记载,洪范是晋江县田庵村人,今属于泉州市丰泽区丰泽街道东涂社区。


微信图片_20210507113142.png


洪氏宗祠管委会副主任洪胜腾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搜集、整理与洪氏一族相关的文献、资料,他介绍说:洪范居住过的洪氏祖厝以及洪氏宗祠原本都坐落在泉州市区的田安路上,当时的洪氏祖厝有五开间、三进深、双护厝,十分气派,而宗祠就建在洪氏祖厝旁边。“据族谱记载,洪范是我们的六世祖。洪氏祖厝应该是洪范或者洪范之前的人盖的,年代已无法考究。祖厝曾经发生过火灾,后有修缮。有段时间当过龙门小学的校舍,新中国成立后还曾用作生产队的仓库。”

现宗祠与祖厝乃2003 年丰泽区实施“旧村改造“时在原洪氏祖厝和洪氏宗祠拆后,择时择地迁徙于此重建。皆承台湾历代洪氏宗亲之力!

洪氏宗祠位于田庵,前埕后厝,坐北朝南,三开间,红砖白石墙体,悬山式屋顶。宗祠的屋顶正脊为燕尾脊,形成中间凹陷,两端探出高昂翘起,尖细,有轻灵飞动之势。底部是白石壁脚,上面是红砖红瓦,红白对比,明艳动人。细部装饰精雕细刻,绚烂至极。整座祠宇显得气势恢宏。

宗祠面阔三开间,进深二落结构,中间厅堂宽敞明亮,为奉祀祖先、神明的场所。大厅匾曰:“慎终追远”,为台湾族人洪建德在祠堂升祧进主庆典时所立。大厅正堂上有匾额曰“宫保提督”,是为崇祯年间京畿提督洪宫本写的,台湾洪诗建在 1993 年敬献。厅堂两边墙壁影雕左边为“二十四孝图”,右边为“百子同乐图”。供桌正面刻有“英南分支”。宗祠内有楹联七对,天井左墙嵌有《洪氏宗祠迁建碑记》及捐资芳名录。碑文记载有;洪氏为敦煌衍派,分支豫章,南宋初,洪荣山自安徽入闽,落籍泉州田庵。荣山授业与朱熹,刻书为业,世代相传,后屡有修建。2003 年城市改建需要,洪氏宗祠拆迁、重建。

厅堂两侧为东西大房,厅前有“深井”(天井),从天井在往里有一踏步,踏步上即为厅口的大石砖。整个厅堂轩散明亮、通风采光。门墙厅壁书画点缀,别有一番情趣。厅前两侧有二厢房,俗称“榉头”。“榉头”朝天井一面敞开,前落与后落以两“榉头”相连,两落往来甚为方便。

宗祠向着大埕的一面有三个大门,宗祠正大门上方嵌着红底金字“洪氏宗祠”匾额,大门两边对联是“祖功宗德流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横批“敦煌衍派”。左边门的对联是“水云长日神仙府”、“禾黍丰年富贵家”,横批“风和日丽”;右边门的对联是“福泽显物华天宝”“田畴振人杰地灵”,横批是“高歌盛世”。大门彩绘,雕梁画栋。


微信图片_20210507113146.png


宗祠采用清水墙勾缝的形式,正面外墙勒脚多用白石浮雕作为装饰,图案图像有麒麟、喜鹊、马踏祥云等。墙身最具特色,白石浮雕呈对称式,白石浮雕上面、大门门面两侧是青石影雕,十分精致。石构窗的窗柱以圆雕形式出现,窗棂镌花刻鸟,装饰巧妙华丽。宗祠与古地、祖厝正面外设户外广场“埕”。埕中留出较大场地,长约36米,宽约6米,作为停放车辆的地方。

宗祠东西向宽12.5米,南北向长19.2 米,建筑面积约240平方米。田庵“福田古地”、“洪氏宗祠”、“洪氏祖厝”建筑群总的占地面积1000 多平方米。

清初,洪范以同安庠生投笔从戎,初授千总。委任防守浙江武义宣平,敌兵犯境,败之。随大军进攻洞头县大门镇小门山岛,连破十三寨,斩伪将朱仁、林忠等,收复兴(莆田仙游)泉(泉州),擢中军守备。康熙十九年,从福建水师提督万正色平金门、厦门,康熙廿二 年,协助施琅攻克澎湖(史称澎湖战役),招抚郑克壤部将房锡鹏等。是年间六月,其与傅宣 、杨俊功在澎湖负责处理受降事务。事后,仝惠安洪秉钧、漳浦蓝理、小语塘吴英、施琅之子世骠、晋江史正明、东石檗谷黄张国、同安彭厝彭汝灏、宁德城关海滨南隅彭日光等晋升为左都督(虚衔),分管同安营事,转湖广参将,调江南。廿九年(1690年)六月,康熙亲征噶尔丹,遣其会兵西陲,趱粮赴军,迁甘肃庆阳副将。康熙卅年,升海坛(今平潭岛)总兵,署陕西固原并福建水师提督印,官正一品。康熙册五年(1706年)病近于莆田至惠安途中。赠荣禄大夫太子少保暨配她王氏一品夫人,赐茔室于惠安县黄塘镇后店村虎崆山,坐穴“关公看兵书”,斯故名将军山,后世追号“宫保公”墓。公布为福建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专家考察认证,洪范墓是重要的涉台文物,也是研究清代墓葬制度的宝贵实物资料。据了解,洪范在平潭的后裔有一支移居台湾,洪范在海内外后人约有一千人。


现谨根据《福建通志》、《台湾通志》、《六桂堂族志》等有限史料整理,以供参考:

洪范将军亲属简略;洪直轩,兄弟雁行第四。以曾孙洪范贵,赠荣禄大夫。洪以德,行次。以孙洪范贵,赠荣禄大夫。洪应第,即洪荣山之名,字尔钦,人称戍舍(舍,泉州人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尊称),配妣陈氏,侧室谢氏,生男十二,以第七子洪范贵封一品,赠荣禄大夫。年八十八时,仍好义乐施,康熙间恳宪题准设花户缴纳,民免粮税累。寿终,失考!洪凤,洪范四兄。二品副将。待考!洪继龙,讳善亭,洪范子,泉州府武学生。康熙五十年,偕本邑族人洪燥、洪辉、龚叔永中万寿恩科(1713)武举。是年,晋江洪登瀛由台湾府学选授恩贡,任罗源教谕。洪成度,由台湾诸罗县学选授贡士。晋江洪文,以行伍出身,擢澎湖水师协标左营守备。康熙五十四年,洪继龙又与王厝洪世本分别举乙未科武、文进士。历任台湾镇标右营游击,转闽安游击烽火台参将。擢御前侍卫。卒赠武功大夫。洪景亭,洪范子。郡庠生。洪秉彝,洪范孙,继龙子,台湾府武学生。雍正元年癸卯恩科武举。广东崖州营参将,后性广东龙门水师副将。同年族人,厦门洪体元中文举人。台湾洪大初选授贡士。洪秉纶,洪继龙子,娶施琅第四女婿陈元焱第四子陈辉亭女,即施琅外曾孙婿。依上列可见,洪范将军子孙虽无获取樾荫,但自强不息,甲第光宗。尤其后代分居台湾,海坛岛平潭,水木之思,从不间断。

自康熙卅年,洪范创建田庵洪氏宗祠之后,历乾隆卅三年、光绪间、民国间三次修葺,然风雨侵蚀,已破旧不堪。1993 年,台湾洪建德、洪诗达(原台北警察局长)、洪明理兄弟等捐资重建。洪范创建的田庵洪氏宗祠等建筑物,是重要的涉台文物,加强了海峡两岸洪氏族人的联系和交流。

(文章来自《丰泽文化丛书》之《丰泽古厝》) 


志愿者报名 网上培训 我要预约 需求反馈 咨询指导 问卷调查
首页 | 本馆介绍 | 信息发布 | 活动开展 | 非遗保护 | 基层风采 | 队伍建设 | 艺术欣赏 | 创建之窗 | 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