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欣赏>文章
文章 书画 视频 摄影 朗诵 丰泽禁毒讲解员比赛 菊舞花港 魅力丰泽
“三湾十二港”扫描(下)
时间:2021-06-22 10:59:00

作者:郑剑文

 

蚶江港扼泉州湾出口处,宋元时也曾繁荣一时,曾建有蚶江 桥、玉澜桥、海岸长桥。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蚶江被朝廷指定为与台湾鹿港对渡的唯一港口。直到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台湾被日本割占,两岸对渡关闭,港口随之没落。近年来,石狮市政府为了纪念二百多年前的海峡两岸对渡,每逢端午节都在蚶江镇举办两岸对渡文化节,其中的海上泼水活动颇为热闹,吸引成千上万人围观,那是海峡两岸对渡的一种独特的祈福仪式。

 

深沪湾由永宁港、祥芝港、深沪港、福全港等4个港口组成, 而地位最突出的还算永宁港。永宁地处泉州东南岸,与东北岸的崇武互为犄角,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其军事海防方面的重要作用。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毗舍耶(今属菲律宾)海盗袭扰泉州沿海,为加强海防,知州真德秀在水澳设置水寨,取寨名“永宁”,并修葺营垒,建造战船,打造“直望东洋”的要塞。元代,朝廷在永宁港边设置巡检司,加强海防。明初,我国东南沿海倭寇肆虐,江夏侯周德兴入福建筑城16座,永宁城就是其中重要的一座城防,又在永宁设立卫指挥使司,形成遥相呼应的200里海上长城防御系统。清初,郑成功曾在永宁招兵买马,朝廷派兵围剿,永宁几成屠城。鸦片战争时,永宁卫城组织炮击来犯的英国军舰。1940年7月16日,日寇军舰炮击永宁,并血洗永宁。永宁意为“永远安宁”,然而,历史的风云总是变幻莫测,永宁却“少有宁日”,作为一个港口,一座卫城,留下的记忆更多的是战火与血泪。如今,永宁卫城已修建一新,并成了一处游览胜地,只是永宁曾经的伤痛记忆少有提及。

 

祥芝港是深沪湾北侧,其地突出海滨,明初江夏侯周德兴建为巡检司城,又称祥芝城,有南北二个城门,是明代海防系统的一部分。如今,祥芝港转身为泉州的第一大渔港,若恰逢返航时分,数千渔船聚集港湾,颇为壮观。深沪港在深沪湾中心,《福建沿海 图说》记载:深沪居民多至数千户,合计民财多至千万。福全港的 西南侧连接围头、深沪诸港,宋元时为番舶客商避风之门户。明置守千户所于此。洪武二十年周德兴亲临选地建福全城,卫城士 兵轮番驻守涪屿水寨,并辖晋江潘径捍寨,负责巡视“北到大蚱,南到料罗”一带海域。深沪湾的几处港口,因地处泉州港中部,是泉州 港进出必经之地,是筑城驻军设防的所城、卫城,主要功能还是军事保障。明代倭寇入侵福全港时,千户守城与军民共同抵御外侮,倭寇围攻四个月而城不破,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捍卫海疆壮歌。

 

明初,朝廷颁发禁海令,刺桐港迅速凋敝,最终失去了中心港的地位。而此时,围头湾一带的港口则趁机迅速发展起来,繁荣程度甚至不亚于昔日的刺桐港。围头湾由安平港、石井港、东石港、围头港等4个港口组成。围头湾位于泉州最南端,金门岛是其门户,真德秀在《申枢密院措置沿海事宜状》称:围头去州一百二十 余里,正瞰大海,南北洋舟船往来必泊之地。旁有支港,可达石井,其势甚要。历史上的围头港主要作为军事要地而置寨筑城,自南洋海道入州界,围头与烈屿同起控扼作用,而且可控扼石井一带,实为港口要冲。东石港在唐代曾随着大海商林銮而繁荣一时,宋初已经凋零。石井港通天下商船,贾胡与居民互市。“客舟自海到 者,州遣吏榷税于北,号石井津”。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设立 石井巡检司,巡检司的招聘条件之一:“石井镇巡检,先差曾经海 道捕贼有功,谙会船水人。”说明官府在用人上既要谙会船水,又要捕贼有功,可谓德才兼备了。

 

安平港则位于围头湾尽头的安海古镇,港内有白沙、石井两澳夹峙成海门,海门内港阔水深,无风涛之险。安平里距泉州城大约30公里,交通方便,是泉州港著名的支港。安平人得地利之便与风气之先,自古就有出海经商的传统,因此安平商人与徽商、晋商不相上下,或者可以说安平商人较之徽商、晋商更具开放性,因为安平商人做的是对外贸易,虽然这种生意更具走私特征。正如 《安海志》也这样描述:“商则襟带江湖,足迹遍天下,南国明珠,越 裳翡翠,无所不有;文身之地,雕题之国,无所不到。 ”

 

明朝初年,闽南人闯荡海疆,他们逃避官府禁制,窃据沿海港澳,在广袤的东西洋上与外国商人私自交易,或推行掠夺式贸易。“向虽通番,犹有避忌,迩年番舶联翩径至,地近装卸货物皆有所倚。”安海以距郡偏远,扬帆即通海,安平商人极尽海上贸私之能事。绍兴八年至二十二年(1138-1152年)建成“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安平桥,这可以说是安平港繁荣的一项重要工程。明朝史学 家何乔远这样评论:“徽州以一郡,安平以一镇,其贾行遍天下者, 安平人却与徽州人相类”。那个时候,泉州人开始大批地漂洋过海,“南洋番客”成了当时时尚的代名词,许多人甚至认为,他们追逐的梦就在大海的彼岸。

 

明末清初,郑芝龙的海上武装走私集团,以安海港之石井澳 为据点,崇祯年间(1628-1644年)郑芝龙拥有海船已达千艘,私商倚其护航,成为纵横东南海上霸主,后来郑芝龙接受明廷招抚,官至福建总兵,建豪华府第于安平,那时的安平港极尽繁华。后来,郑成功继承父业,秉持“通洋裕国”理念,继续扩大海上贸易, 为“反清复明”大业奠定经济基础。直至1661年,清政府强推惨无 人道的迁界,安海终成废墟,海港从此不再船来船往。

 

   古代刺桐港的“三湾十二港”,每个港口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无论是官方贸易或是民间走私,无论是海上贸易或是军事驻防,每个港口都各领过时代赋予的风骚,如今我们又怎能厚此薄彼呢?涛声依旧,帆影远去,如今有些港口早已淤泥塞港,而有些港口仍然舟楫拥簇。这就是历史,但愿我们记住那些寂寞了的渡口,还有那些与丝路相关的陈年往事。

(文章来自《丰泽文化丛书》之《海丝寻踪》)


志愿者报名 网上培训 我要预约 需求反馈 咨询指导 问卷调查
首页 | 本馆介绍 | 信息发布 | 活动开展 | 非遗保护 | 基层风采 | 队伍建设 | 艺术欣赏 | 创建之窗 | 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