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欣赏>文章
文章 书画 视频 摄影 朗诵 丰泽禁毒讲解员比赛 菊舞花港 魅力丰泽
刺桐古城的花事
时间:2021-07-08 15:15:00

作者:郑剑文


泉州注定与花有缘。一千多年前,这座闽南滨海小城就环城遍植刺桐花树,每当春暧花开时节,刺桐花便争妍斗艳,香动全城。泉州古称“刺桐”,五代时,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主政泉州,环城种植刺桐树。泉州府志这样描述刺桐:“花木高大,枝叶茂盛,夏初开花,殷红灿然,故谓之瑞桐”。

 

关于古城最早的花事,应追溯1300年前西街的那场盛大的花事。那时,西街的所在地仍是桑园连片、荷塘飘香的旷野之地。一天,有一游僧走近桑园,见紫云缭绕,佛光祥照,就找到园主黄守恭劝他献地建寺。黄守恭有些不舍,指着桑园说:“若桑树开出莲花,此事乃成!”颇有敷衍之意。禅师双手合十道:“善哉!善哉!”飘然而去。第二天,桑园果然白莲覆树,异香扑鼻。“天意也!”黄守恭被这玄妙的佛法所感化,欣然献地建寺。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莲花寺”建成,这是开元寺最早的名称。大雄宝殿有方匾额“桑莲法界”,就为纪念那场“桑开白莲”的花事。

 

传说总有些缥缈,但“桑莲古地”的那株古桑却让故事变得真切。那据说开出洁白莲花的桑树分成三叉斜卧于古园中,百年前的一个雷电把古桑一劈为三,折断的枝干落地生根并枝繁叶茂。实神树也!于是寺僧围园护桑,园名取为“莲香”,并立一石碑:“此对生莲垂拱二年,支令勿坏以全其天”,那场桑莲花事说得言之凿凿,似乎毋庸置疑。透过围墙小窗,只见那株三树同根的古桑向着四周极力伸展着,茂盛的枝叶高高地越过古墙,撑起一大片浓荫,犹如一株生机蓬勃的绿色莲花。或许,桑开白莲是千年一遇的花事,那么,下一场花期何时降临呢?

 

一场花事成就一座名刹,一座名刹催生一条街市。是的,这条穿越千年的西街承载了泉州古城厚重的人文信息。开元寺一落成,莲花道场便香火旺盛,寺前车水马龙,香客聚集成市,居民列屋成街。不到30年时间,西街就因开元寺香火的荫庇而初成规模。又过了200年,即唐光启二年(公元886年),王审邽开始修筑泉州子城,子城西城门(肃清门)就在西街中段。五代时候,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再次扩城,西城门(义成门)移至西街西端,至此,西街被围入城内并逐渐繁华起来。尔后,留从效环城遍植刺桐花,每年花季降临,泉州古城便沐浴在一片艳丽如火的花海之中。宋朝的泉州人刘昌应试落第,在异乡写下一首思乡的诗,其中两句“唯有夜来蝴蝶梦,翩翩飞入刺桐花”,想必那时的刺桐花已成泉州人心目乡愁的意象了。西街的花事年复一复如期而至,这或许是古城最为灿烂的记忆吧。是的,一片火红的刺桐花树掩映着傲然挺立的东西双塔,西街这一最具代表性的画面一直就是泉州最引以为豪的风景。

 

古城的花事或繁盛、或淡雅地隐于闹市与幽巷之中,并不着痕迹地芬芳了古城的记忆,虽然这些记忆大多如那些颓废的老厝一般显得有些支离破碎。漫步甲第巷,寻觅古城“家诗书而户弦诵”的诗意景象,曾开八闽文化之先的诗人欧阳詹留下的痕迹依稀可辨;走过裴巷,恍惚遇见一长衫儒生正沉吟着:“一身之利无谋也,而利天下者则谋之”,他莫非是清源学派始创者、明代大理学家蔡清?驻足忠孝坊内,流连在宋枢院事刘昌言府邸遗址,宋太宗曾赞他为“忠孝两全,东南一奇士”,可惜巷子虽在,古坊不存了。而在旧馆驿,我又恍若看见明代御史汪旦、户部侍郎庄国桢、清代翰林龚维琳、刑部主事王海文、清末状元吴鲁匆匆走过的影子。他们都曾是西街历史上的过客,也曾听闻开元寺的晨钟暮鼓,也曾见识过刺桐花的花开花谢。如今,寺院的钟鼓依旧,刺桐的花期不断,而西街往事却过了千百个春秋。

 

古城的花事起初是飘逸着禅味的。“莲花开而见佛性”,白莲其根如玉,不着诸色;其茎虚空,不见五蕴;其花庄重,无挂无碍。以莲喻佛,莲花在佛教中成了圣洁之花。而桑麻之事乃人间俗事,接着地气,烟火气息浓郁。开元寺集桑莲于一集,让桑树开出莲花,也算是雅俗共存吧,或许这就是法雨广布的一种宗教愿景。开元寺成为闽南名刹,信众遍及海内外,是否应了“桑开白莲”的佛家谶言呢!

 

然而,关于西街的花事则更多地隐于市井之中。蜗居北门街的那段时间里,我欢喜穿过悠长的古巷走到西街,在似有似无的花香中感受时光的流失与世事的沧桑。那探出墙头的茉莉花,带着淡雅的笑靥似邻家小妹般羞涩清新;那寂寞绽放的古茶花,装扮了落寞的古厝,很有几分孤芳自赏的意思。那疯长的三角梅却不甘寂寞,攀上古墙,漫上阁楼,恣意地撑起一片繁红,似乎想独揽一方天地。而最惹女人们喜爱的便是小巷深处那株百年玉兰花树了,夏夜里花树静静开放,花香随月色浸透左邻右舍,深院暗香浮动。清晨起来,女人们摘两朵带着露珠的鲜花或簪于耳鬓,或馈送亲友,那却是一桩特别开心的美事。

 

古城人早就有爱花习俗,城郊那些赶早的菜农担着新鲜的瓜菜入城,扁担上往往还挂着几串喷香的鲜花,那是城内女人的最爱。早晨那一声声:“买玉兰花、买茉莉花、买素娘花……”的叫卖声,与那一声声“买土豆仁汤、买碗糕油条……”的叫卖声,此起彼落,交差进行,犹如弥漫着花香的古城晨曲。一遇佛事庙会,鲜花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供品,从四里八乡赶来的花农,把西街当成临时的花市,西街俨然成了一条花街。然而,佛事频繁不断,而鲜花因时而开,于是西街南边的一条小巷便聚集着一些手工制作纸花与塑料花的店铺,以供佛事的不时之需,百年老街“花巷”因西街的花事而诞生了。

 

而在刺桐古港之畔,我也领略到独具韵味的花事。我初到泉州读书的时候,就经常被一群头上簪满鲜花的女人所吸引。她们肩挑手提着新鲜的鱼虾贩卖大街小巷或农贸集市,而她们那一头艳丽的鲜花装扮最吸引眼球,人们总喜欢叫她们“蟳埔阿姨”,她们来自蟳埔渔村,那可是一个神秘而古老的地方。

 

于是,在一个散淡的假日,我探访蟳埔渔村。此时,正是涨潮时分,岸边的刺桐花也热闹绽放着。在蟳埔,我见识了一群崇尚鲜花的女人,她们自小就与鲜花结下不解之缘。蟳埔女与惠安女、湄洲女并称为福建的三大渔女,勤劳是她们共有的秉性,而蟳埔女最为显著的特色就是爱花,这集中体现在她们头上的簪花围。从小她们就把头发绾成圆髻,周围用四时鲜花绕成数环,中间横插一根象牙筷子以固定花围,簪花围上的鲜花有洁白的素馨花、有金黄的山菊花、有浅黄的含笑花、有紫红的粗糠花、有深红的月季花等等,鲜花因季节而变换着颜色,于是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头上的花园”。

 

簪花习俗始于何时,已难考证。专家说,这种头饰既有古闽越遗风,又有异域风情,是海洋文明的一个例证。在丰泽东海云麓村,宋元时曾居住着许多来自阿拉伯半岛与波斯湾的外国商人,他们把许多原产故乡的奇花异草移植泉州,那或许是为了慰藉乡愁吧!最具代表性的花种是素馨花,那是一种春夏盛开的白色花朵,花香四溢,花色圣洁,有诗为证:“素馨花发暗香晚,一朵斜簪近翠翘。宝马未归新月上,绿柳影里倚红桥。”宋代的泉州太守蔡襄也留诗存证:“素馨出南海,万里来商舶。”还有茉莉花,这也是舶来之物,史书载:“此花出于波斯,移植南海。”阿拉伯人蒲寿庚曾任宋代泉州的市舶司,他的兄弟薄寿晟就在云麓村辟一大花园,花园中玉兰花、迎春花、百合花、玫瑰花、夜来香、秋海棠、胭脂花、月季花等花卉随四季轮番绽放,香飘四邻。

 

我这样想,那时泉州的女子如发鬂能簪上几朵舶来的花,当是一件十分荣耀的事。一朵鲜花便是一个祝福,何况这种祝福带有花的芬芳。蟳埔女的爱花赠花习俗是否缘于那时?不得而知。前些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到蟳埔考察,当他们见到眼前簇拥着一群簪花的蟳埔女时十分好奇,称赞那是“流动的头上花园”。逢年过节或辰庆喜事,蟳埔邻里之间互赠鲜花,互簪鲜花,鲜花就成了蟳埔女最好的赠品。看着这美丽的簪花围,我似乎看到了海洋文化的影子,又感觉到了一种异域的风情在飘逸。

 

有一次,我与几位摄友到蟳埔采风,恰逢蟳埔正在举行盛大的妈祖巡香活动,村头巷尾聚集着许多簪花的女人,她们或肩挑着祭祀祈福的大红灯笼,或手提装满敬神供品的竹篮子,小巷中除了抖落一路的笑声外,我感觉还有阵阵幽香在浮动。妈祖宫前更是人头攒动,香火缭绕,男人们扛着妈祖神像环村巡游,而最吸引镜头的是那队挑花的蟳埔女,远远望去鲜花乱颤,花海涌动。那确是一片流动的花海,也是我在海边领略过的一场因花而起的芬芳佛事。

 

我的人生旅途也曾艳遇几场花事,这些花事芬芳着我的记忆。我毕业那年,正彷徨在人生关口的我独自走进开元寺,恰好赶上凤凰花季,只见一片繁红,缤纷如梦。突然,疏雨骤风乍起,落花飘落如雨。伫立树下,花瓣似彩蝶起舞,地上瞬间铺满落花。我似乎听到花开的声音,又似乎听到花落的声音,于是我第一次明白青春的易逝与人生的不易。我有些释然,美丽总是稍纵即逝的,凤凰涅槃或许是美丽的延续。捡起一片飘落的菩提树叶,也让自己拥有一份菩提情怀。

 

二十年前的一个春日,我艳遇了人生中最为美丽的一场花事。那天,我与她各揣着一份花样的心事漫步西街,走到开元寺门口,只见寺前广场香客如织,紫云屏前鲜花簇拥,各色鲜花及香烛纸金、糕点供品沿街摆开。许多人提着供品,抱着鲜花,涌进开元寺,远远看去西街成了人与花的海洋。原来那天是正月廿六日,开元寺的“勤佛”庙会,“勤”闽南语是“绕”的意思,“勤佛”也就是绕佛而行。据说这天在围着佛祖绕行三圈,便能心想事成了。我第一次感到,这庙会赶得如赶花市一般美丽浪漫。于是,我们各买了一支香水百合汇入拥挤的“勤佛”人流中,我一边在大雄宝殿的百柱间绕行,一边默默祈祷好梦真能成真。果真,很快我们的心事便开了花结了果。

 

微信图片_20210708162129.jpg

 

去年腊月廿六日,我们带着正值花季的女儿走进开元寺,我们手持鲜花在人流裹挟下,围着端坐在莲花宝座上的菩萨绕行三圈。其实,我已不想祈愿太多,平平淡淡才是真。香客们手持香火,默念有词,表情虔诚而肃然;情侣们手持玫瑰,双手合十,神态憧憬而甜蜜。把那些美丽的心事寄托在这些美丽的花朵中,再借这些美丽的花魂传达给法力无边的菩萨,这不就是一次神圣而美丽的花事吗?大雄宝殿里弥漫着浓浓的香火与花香气息,让我直觉这禅味中又有几分烟火的亲切味道。女儿也手持玫瑰随行着,她自然有她含苞待放的心事,那就祈愿她花样的心事也能开花结果吧。

 

 

一个花事就是一段芬芳的回忆,许多记忆可以淘洗一空,许多东西可以沉淀成珠。泉州,是个弥漫着花香气息的城市,如果你愿意,你完全可以慢下你匆匆的脚步,静静品味这个千年古城的韵味。如有适宜的风,或许你就能闻到那千年不散的花香。

 

                        ——摘自郑剑文散文集《海丝寻踪》一书


志愿者报名 网上培训 我要预约 需求反馈 咨询指导 问卷调查
首页 | 本馆介绍 | 信息发布 | 活动开展 | 非遗保护 | 基层风采 | 队伍建设 | 艺术欣赏 | 创建之窗 | 资料下载